第三课 阴与阳
阴阳,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范畴。它作为哲学思想渗透于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,也在思想家、哲学家、科学家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。
1.阴阳论
阴阳的本义是很简单的:一座山,向南的山坡,明亮、气温高,称为阳;向北的山坡,昏暗、凉爽,称为阴。对于河岸来说,北岸向日为阳,南岸背日为阴。后来,人们就把宇宙间明亮的、活跃的、向上的、温热的、激进的、强壮的、雄的,都归于阳,而把昏暗的、稳定的、向下的、寒凉的、保守的、柔弱的、雌的,都归于阴。从大的方面说,天为阳,地为阴。天上的日为太阳,月为太阴。地上的火为阳,水为阴。对于生物来说,能够跑动的动物为阳,不能跑动的植物为阴。对于动物来说,天上飞的为阳,水中游的为阴。水生动物,能游动的鱼类,是阴中之阳,不能游动的蚌蛤类,是阴中之阴。阴中又分阴阳,阳中也分阴阳,因此有阴中之阴,阴中之阳,阳中之阴,阳中之阳。对于同一类动物来说,公的、雄的为阳,母的、雌的为阴。植物也有阴阳之分,叶片朝上的为阳,朝下的为阴;外皮为阳,内质为阴;长于地面的枝叶为阳,长于地下的根茎为阴。总之,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宇宙一切事物都归于阴阳,非阴即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