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试者所书写的判词,同时也表现出其“楷法”是否“遒美”。宋人马永卿曾说:“唐人字画,见于经幢碑刻文字者,其楷法往往多造精妙,非今人所能及。盖唐世以此取士,而吏部以此为选官之法,故世竞学之,遂至于妙。”唐代楷书名家辈出,应该说与吏部选官重书法有一定关系。
唐代入仕途径的多元并存,既体现了唐代官僚政治的等级性,也体现了其开放性。具有等级限制的门荫入仕和流外入流制度,实际上旨在为社会各阶层规定他们在官僚政治体系中应有的位置,体现了唐朝封建制度的等级性。但科举制度的实施,为庶族寒门进入官僚政治体系打开了通道,五花八门的制举和吏部科目选,从不同角度,为社会各层次、各方面的人才提供了晋升的机会,造成了官僚阶层的流动。相对于魏晋南北朝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”而言,这种官僚阶层的流动性,正是唐代政权开放性的体现。
第三节 进士科与唐代文学
一、进士科的一枝独秀
科举是唐代知识分子的政治出路,在诸科之中,进士科对知识分子最具吸引力。
唐代常举六科中,明法、明书、明算是选拔专门人才的科目,并不是有文化的士子都可应举的。秀才科举行时间不长。而明经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则远不如进士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