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定十五年(1222年),赵昀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,赐名贵诚。嘉定十七年(1224年)八月,宁宗赵扩病重不能处理朝政时,史弥远加快了策划宫廷政变的步伐。他先让郑清之通知赵昀做好即位的准备,然后把两府执政与专司草诏之职的翰林学士隔在宫外,另召直学士院程珌入宫,许诺事成以后引为执政,与郑清之连草矫诏二十五道。其中,与废立关系最大的有三道矫诏:第一道是改立贵诚为太子,赐名赵昀;第二道是封太子赵昀为武泰军节度使。政变成功后,史弥远指示史官修改这两道诏书的日期,造成贵诚立为太子完全是宁宗决策的假象;第三道诏书是加封赵竑为济阳郡王,出任判宁国府。
嘉定十七年(1224年),赵昀被立为宁宗赵扩的皇子,赐名昀,同年,闰八月初三,宁宗驾崩。史弥远和杨桂枝召赵昀入宫,在宁宗灵柩前即皇位,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,宋朝第十四位皇帝,是为宋理宗,并由杨桂枝垂帘一同听政。次年(1225年)改年号为宝庆。赵昀即位后,史弥远继续专政,他只沉湎于酒色,朝政昏暗如故。
嘉定十八年(1225年)四月,杨太后主动撤帘还政,由于赵昀是史弥远一手扶上皇位,在朝中也没有根基,尽管杨太后已还政给他,他还得看史弥远的脸色行事。直到绍定六年(1233年)史弥远去世,赵昀在权相专政下,“渊默十年无为”,其目的显然是韬光养晦,保全皇位与性命。从这点看来,赵昀还是很有心计的。